一、分布与危害
桂花枯斑病,又称叶斑病,是我国桂花栽种地区严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,北方地区盆栽桂花也不例外。
二、症状
该病危害叶片。发病初期,感病部位生退绿小斑点,往往叶尖或叶缘先发病。以后病斑逐渐扩大,向内扩展,呈不规则的黄褐色、灰白色。病斑边缘深褐色,轮廓明显。枯死部分变脆,易裂脱落。发病后期,病斑上产生近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点,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湿度大时,病斑上可腐生大量黑色霉层。
三、病原
病原为木犀生叶点霉(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ain),属半知菌亚门、腔孢纲、球壳孢目、叶点霉属真菌。
四、发生规律
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感病叶上越冬,第二年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进行侵染危害。该病多见于温室花房中,往往引起叶片枯死、提早脱落。温室中,病害周年都可发生。温度高、湿度大或受低温影响、通风不良,植株生长势差,利于病情发展。
五、防治方法
1、减少侵染来源:发现病叶及时摘掉,及时收集落叶销毁。
2、化学防治: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(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)600-800倍液+国光思它灵(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),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,提高观赏性;
发病初期,病初期喷洒25%咪鲜胺乳油(如国光必鲜)500-600倍液,或50%多锰锌可湿性粉剂(如国光英纳)400-600倍液。连用2-3次,间隔7-10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