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随州香菇生产包括春栽和秋栽两种栽培模式,出菇时间一般从当年的10月持续至次年5月,其中春季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%左右。随着春季的到来,气温逐渐回升,香菇生长速度加快,且随着出菇潮数的增加,菌袋养分大量消耗,菌丝活力和抗逆性降低;加之此时气候多变,如果管理不当,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加强春季管理,对提高香菇产量、改善香菇品质尤为重要。
一、适时适量补水、防止霉菌感染
每潮菇采后,采用喷水、浸泡或注水器补水的方式进行补水,以湿度差和温度差刺激菌丝生长。春季菌丝生命力弱,补水要适量,补水后菌棒重量略低于原重即可;补水不足子实体干瘪,补水过多难以出菇且易造成霉菌烂棒。补水后的菌棒,在幼菇催花裂纹后不宜喷水。否则会使裂口表面、花纹模糊,菌盖表面出现浅水色、茶水色、红褐色等不良表现。
水分不足、子实体干瘪
二、控温通气、防止缺氧
香菇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需求各不相同。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宜温度为20—25℃,28℃时,菌丝细弱、生长缓慢,40℃时,菌丝开始死亡;菇蕾(子实体原基)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0-15℃,且需要持续10℃以上的早晚温差刺激;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为15~20℃,温度超过20℃时子实体生长发育快,菇盖薄、肉质松软,易开伞,色淡、品质差,温度低于10℃时子实体生长发育缓慢,菇盖厚、肉质紧实、菌柄短;花菇形成最适宜温度为10-15℃,且需要8-10℃的早晚温差刺激,同时一定程度的低温(菇棚温度10-15℃)、低湿(菇棚湿度55%-65%)有利于菇盖开裂和裂纹加深。因此,加强菇棚通风换气,保持棚内空气流通,控制棚内温度与湿度,对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。
敞棚通风
三、调节光照、促花菇
花菇的培育需要适当光照刺激,但光线过强、棚内温度过高,花菇不易形成和保持,甚至导致菌丝死亡。需要通过调节棚上遮阳设施(遮阳网、草苫等)调节棚内光照促花菇形成。
遮阳、调光
四、补充营养、促生长
经秋冬两季出菇后菌棒养分、水分大量消耗,因此菌棒补水、补肥也是春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关键环节。建议在香菇子实体黄豆粒大小时使用“优丰1000倍+稀施美800倍+国光甲800倍”进行菇面喷雾,补充菇体生长所需的氨基酸、P、K和微量元素,调节营养分配,促进干物质的积累。
五、适时采收
采收以高产、高价(品质好)为标准,春季香菇生长速度快,菇质薄、肉质松软,容易开伞。因此,建议在菌盖6~8成开伞时,及时采收,防止开伞;在阴雨天来临前,将菌盖大于3厘米的白花菇全部采摘,并及时烘干,防止湿度过大,引起花纹模糊、菌盖变色,造成品质下降。
六、搞好环境卫生,加强病虫害防治
春季温度回升,菌棒上残留的菇根等杂物易感染霉菌,发生霉变。因此,采菇后,要及时清除菌棒上残留的菇根等杂物,防止杂菌感染。春季危害香菇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菇蚊、菇蝇等,可在出菇间隔期使用氯氰菊酯等低毒农药进行防治。
残留菇根感染霉菌
香菇春季管理主要以水分调节、控温为主,管理中需及时做好遮阳、通风透气等措施。通过控制高温,保持低温,加温排潮,拉大温差等措施;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分配;通过使用营养液补充菇体补充菇体生长所需的氨基酸、P、K和微量元素促进干物质的积累。达到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的目的。
温馨提示:
因香菇品种、各地气候条件、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等不同,对香菇的栽培和生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,以上介绍的管理要点及用肥用药方案仅供参考。
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香菇种植户,如有疑问,欢迎来电交流探讨。